精選新聞
 
 
 
 
 
 
 
車型分類
 
 
 
    日本名車系列(197):TOYOTA Celica(1999-2006)  
AUTONET記者:蔡致堅(05/25/2012星期五)
基於年輕世代喜好多樣化,並面對SUV風潮崛起,再加上消費者似乎對汽車不再充滿熱情,為此TOYOTA以這些因素為開發前提,在1999年9月推出第七世代的Celica,希望能提振低迷的雙門跑車市場。

以「新時代、跳脫庸俗外型」為概念,並賦予全新開發底盤的第七代Celica,在日本、歐洲和美國設計工作室提案後,最後由TOYOTA位於美國加州的CALTY所設計的版本出線,低扁的身影搭配銳利線條,以及充滿空氣力學的車身和直立三角形頭燈,簡潔風格果真讓車迷耳目一新,甚至連引擎蓋上都增添導風孔,以營造不可一世的視覺效果。4335×1735×1305mm尺碼比起第六代的4435×1750×1305mm要來得小些,不過軸距倒是增加65mm達2600mm,因此提供更好的乘坐空間。

車型僅有SS-I和SS-II兩種等級的第七代Celica,已經取消帥氣的敞篷車型,甚至連北美的純正雙門也消失,只保留雙門斜背一種造型,內裝鋪陳和設計也走簡潔風,錐狀中控台造型搶眼,同時空調出風口也改以圓型設計,除了增添活潑個性化,在使用上也更為便利。三輻式跑車化方向盤(自排配置升降擋鍵)、橘色字體儀表、桶型賽車座椅、恆溫空調、2DIN大型音響主機、多功能顯示幕、電動天窗等也都納入清單中。

在動力設定上,第七代Celica捨棄沿用數代的3S-GTE 2.0L渦輪增壓,以及3S-GE、3S-FE兩具2.0L自然進氣引擎,而是換成全新開發的2ZZ-GE、1ZZ-FE兩具1.8L自然進氣DOHC心臟。2ZZ-GE的排氣量為1795cc,壓縮比高達11.5:1,在VVTL-i(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Lift with intelligence)可變氣門與揚程結構幫助下獲得190hp/7600rpm馬力和18.4kgm/6800rpm扭力,並提供六速手排和四速自排(Sportshift手自排)兩種選擇,平均油耗達13.0km/L;1ZZ-FE的排氣量則是1794cc,同樣具備VVT-i(Variable Valve Timing with intelligence)可變氣門正時結構,輸出145hp/6400rpm馬力與17.4kgm/4200rpm扭力,可和五速手排或四速自排(Sportshift手自排)搭配組合,平均油耗達14.0km/L。

底盤方面第七代Celica有了重大突破,保留前麥弗遜懸吊,後方從麥弗遜結構換成更具舒適性和操控、且成本更高的雙A臂,這可是TOYOTA旗下前驅車的頭一遭。另外TOYOTA新的GOA車體、雙前座SRS、四輪ABS(SS-I為前碟後鼓、SS-II為四輪碟煞)等都是標準配備,側邊氣簾則列為消費者選配。2002年針對外觀進行細部小修改,2005年12月除了頭燈組重新作修飾,因應日本法規追加頭燈水平調整裝置,前霧燈也改為圓形投射燈樣式,其他配備、動力都沒有作任何調整。

有鑒於雙門跑車市場風光不再,Celica的銷售量一直無法提升,因此2004年7月16日正式從北美市場撤出,2006年4月21日,Celica在日本寫下36年來的句點,就此進入歷史名車殿堂中。


 
 
TOYOTA 美日/豐田舊款車
日期
 
1 2 3 4 5 6 7